HOME
名称描述内容
【公司】5年!584亿!“中车力量”闪耀全国科技盛会

谁的创新最突出?谁的创新最瞩目?在昨天(1月10日)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即可窥见一斑。在这一科技界最为关注的年度盛会上,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永才受邀分享中车的创新模式。中国中车是惟一受邀分享的企业,分量自不待言,更具分量的,则是其散发出的种种干货。

分享节选如下: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汇报的题目是“一体四翼多元协同,推动国家重大研发任务迈入新征程”。

  中国中车是全球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领军企业,以承担国家重大研发任务为己任,坚持国家战略与企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冲破传统制造业技术创新禁锢。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体系、聚智、研发和协同创新平台为翼的“一体四翼”创新模式。

  “一体”,即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承担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为主线,积极探索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途径。科技部将中国中车作为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定向企业实施的首个试点单位,将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10项任务中的7个,委托给中国中车组织实施,这是重要的创新路径,是国家战略与企业担当的大胆探索,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中国中车按照“面向世界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总体思路和“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的指导路线实施重点专项。

  以承担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为主线,突出企业的实施主体责任,建立了重点专项组织领导架构。形成了法人负责制、项目负责制、双总师负责制、课题负责制“四个主体”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逐步健全完善制度体系、激励体系和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了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精准化、一体化的管理平台,为承担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先试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翼”,即着力打造“四大平台”,打通技术链、管理链、企业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协同,确保国家重大研发任务有序推进。

  一是着力打造体系创新平台。在推进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实施中,中国中车坚持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主动,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化、开放化、一体化、全球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中国中车拥有11个国家级研发机构、2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3个海外研发中心,涵盖产品研发、仿真计算、试验验证、成果转化的全过程。2012年以来,主持起草的8项国际标准,参与起草的38项国际标准发布实施。国外专利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承担国家科研项目3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10项。

  二是着力打造聚智创新平台。顺应全球产业变革趋势,2016年9月5日经科技部批复同意,中国中车联合青岛市共同建设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创新中心建设正在有序推进,通过新型的创新载体,实现“聚智、协同、转移、辐射、合作”功能,成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创新高地。

  2017年初,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启动,9月注册成立新型非营利事业法人,编制完成创新中心总体规划,第一批入驻创新中心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正朝着探索高速列车技术无人区、建设行业关键技术供给源头的目标,奋力迈进。

  三是着力打造研发创新平台。成功研制出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全系列谱系化产品,能够满足高速、高寒、高温、高原、高风沙等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2017年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率先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达到了全面自主化、标准化的新阶段,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过去的五年,中车科技投入达到584亿元,科技投入比例达到5.34%。

  四是着力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倡导共建共享共赢理念,突破科研院所、参研企业、专业学科等界限,在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已经启动的6个任务中,参与单位除中国中车外,包括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38家,产业链单位65家;参与项目的国家级平台达到60个,聚集70多位院士、近千名教授、2万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政府资源、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和全球资源效应充分释放,凝聚起推动国家重大研发任务和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创新的强大引擎。


在此次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安徽省科技厅、陕西省科技厅、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单位作了典型交流发言。